其他
冲破脑中的「墙」,法律人思维的三个误区
法律人思维的三大误区
张三和李四在同一家超市工作,都是多年的熟练工。这家超市一直传递一个理念:我们一定要爱护家人,家庭利益高于一切。超市也很关怀员工的家人。但与此同时,超市也有一个非常严格的铁律,即任何人不能不经请示,私自交接班,一经发现立即开除。 有一次,张三的孩子连续高烧一个礼拜,家人又腾不出时间,只能张三送孩子去医院。张三认为自己是多年的老员工,提前15分钟下班应该问题不大。李四也说,没关系你先走,工作交接给我,不会那么巧被发现的。然而,就因为张三提前走了15分钟,导致了一次事故的发生。
第一个方案:张三可以留下来,但要进行处罚。 既然双方决定坐下来谈判,就意味着张三不会走。但为了维护规则的权威,一定要对他进行处罚。 第二个方案:先罚后补。 超市正处在销售旺季,一旦熟练工离职,没有人能够补上,而竞争对手已经向这两个熟练工伸出橄榄枝,承诺跳槽加薪20%。为了防止人才流失,超市可以先进行处罚,但过一段时间用年终奖或者季度奖的方式补回来。 第三个方案:修改规则。 超市的这项规则显然不合适,我们可以召开员工代表大会,或者启动特别程序,对规则进行修改,增加一些例外情况,做一些人性化的疏通。
点状思维,没有发现背后真正的结构性问题; 静态思维,没有把奖惩拉出一个时间轴来分别配置; 二元思维,没有建立新的因果联系、实现增量,因此选择会非常之少。
这是一个位于秦皇岛海边的高档社区,房价比周围高出4倍,但物业费收得很低。由于社区的各项服务特别人性化,业主们很感动,主动要求物业费涨价。但物业公司不答应,因为物业费实际上已经包含在房价里了,低物业费其实是一种营销手段。于是,业主就提出:我们自己奖励那些物业工作人员,给他们发红包。